翻開手機相冊,一張熟悉的老式虎頭牌縫紉機映入眼簾,向身邊的同事詢問,已經(jīng)沒有多少人認識它了。改革開放40多年,國家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時代的變遷給我留下了很多遺憾和回憶,這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都算是家里的大件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,現(xiàn)在都不常見,再說會使用,恐怕也是寥寥無幾吧。
在那個物質(zhì)匱乏的年代,縫紉機成了我們家最值錢的物件。母親下工回來不是在廚房忙碌,就是坐在縫紉機前為我們縫縫補補。母親沒有專門學過縫紉技術(shù),但她很聰明,有時自己摸索,有時向知識分子和鄰居學習。她操作縫紉機特別用心,先是在舊報紙上畫出衣服的樣子,剪好再把紙樣放到布上,順樣剪裁,生怕一剪子下去剪錯,糟踐了布料。整個過程她認真投入、心無旁騖,全身心地沉浸其中……
自從父親離開我們以后,母親就接來和我們一起生活,每次回老家都要先看看她的這個寶貝。那時候,我們兄妹及左鄰右舍孩子的衣服全都靠它,而且,那是父親下了好大決心才給母親買的。閑暇時光,我們也會時不時參與到母親的這項工作當中,幫她穿針、把梭芯里的線鉤上來、把傳動皮帶繞好……看著母親臉上掛著的淡淡微笑,我小小的心似乎被什么填滿了。那時過春節(jié)的儀式感,往往體現(xiàn)在穿新衣上。不論日子怎樣拮據(jù),母親都會買來好看的布料,為我們兄妹倆量體裁衣。透過昏暗的煤油燈,母親埋著頭,左手拽著布頭,右手握著轉(zhuǎn)盤,那踩著踏板的雙腳時而忙碌、時而停息,那雙眼睛盯著針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。每一件衣物都是母親的最佳作品,線縫得密直又牢固,衣物樣式也很新穎,經(jīng)常惹來小伙伴們羨慕的目光??p紉機噠噠的聲音也許是母親聽到的最美妙歌聲,卻又成了我們的催眠曲。那縫紉機前定格的一幕幕畫面,溫馨了那個樸素的家,溫暖了我們的童年。母親駕馭縫紉機的技術(shù)越來越精湛,經(jīng)常會把舊衣物改造成圍裙、坐墊、鞋墊等,還會有意多做一些送給周圍的鄰居,還有五彩布縫制的沙包,承載了我們童年的所有歡樂……
終于,架不住母親的“緊箍咒”,前不久回老家把它拉了回來,機面依然平整光滑,但是由于閑置多年,轉(zhuǎn)動部位已經(jīng)生銹轉(zhuǎn)不動了。我把它放置在客廳的角落里,母親一遍又一遍的擦拭著它,每次看到母親撫摸著它唉聲嘆氣的樣子,心中總是驚起漣漪。一時也找不到專業(yè)修理的人員,剛好這兩天有點時間,我決定自己動手。說干就干,兩天時間把它拆成零部件,除銹、打磨、上油、安裝、調(diào)試,真是好拆不好裝,安裝的時候沒有裝配圖,無從參考只能憑借拆散的時候的記憶去嘗試,好不容易裝配好卻發(fā)現(xiàn)沒有提前勾底線,再拆在裝在調(diào)整,終于勾線成功,它又開始跳針,一度讓我崩潰,于是,再拆,看它的結(jié)構(gòu)上網(wǎng)搜索工作原理,因為我知道,如果就此結(jié)束,那么它就永遠成為一個擺設(shè)了,反復的裝配、不停的推敲、不懈的琢磨、終于弄明白它的工作原理,再次裝配調(diào)整……拿來布片,當聽到“噠噠噠噠噠”的歡快轉(zhuǎn)聲,看著布片上細密均勻的縫痕,一股由衷的喜悅涌上心頭,連忙喊來母親讓她檢驗,看著母親輕車熟路的操作和掛在臉上的笑容,在看看手上修理時不小心戳開的傷口,瞬間感覺一切都值了。至此,母親再也沒有念起關(guān)于縫紉機的“緊箍咒”。
如今,每次回到家看到這臺縫紉機,都會勾起我昔日的情懷。在我心中,它已經(jīng)是家庭的一員了,陪伴著我們走過那難忘的崢嶸歲月,成為了我們家寶貴的精神財富。時光荏苒,母親已經(jīng)年邁,無論何時,勤儉持家都不該被遺忘,這也是我每次看到縫紉機所想到的。因為它承載著母親的念想,也承載著我們的念想。